問:想知道......


恙蟲病有治療的方法嗎?
如果沒就診會導致什麼嚴重的情況嗎?

答:恙幼蟲叮咬人體時,主要是吸食組織液不是血液,同時間將致病菌Orientia tsutsugamushi注入人體。這些致病菌聚在皮下微血管之內皮細胞繁殖,形成血管炎及血管周圍組織發炎,叮咬處出現小水泡,後形成淺層潰瘍,數天後形成黑色焦痂(eschar)。這種黑色焦痂是診斷疾病很好的參考,其它昆蟲叮咬的疾病,很少形成此黑色焦痂。但病人多半不會注意,有時會覺得奇癢,但還是很少因此就醫。如此叮咬後,潛伏期約6~18天,通常在第10天左右,開始突發性高燒發抖,很厲害的頭痛,肌肉痛。其它伴隨症狀包括局部到全身的淋巴腺腫,約1/3病人在發燒後第五天會出現斑疹或丘疹,由軀幹開始擴散到四肢。也可能出現咳嗽、眼球痛、結膜炎。因此會被誤為感冒或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。發燒可高達40℃,未適當治療,可持續燒達2~3週。與其它病毒疹不一樣的是皮膚出疹後,燒依舊會持續。這些全身症狀,主因是血管內皮受感染引發全身性血管炎之表現,高燒時心跳相對不會太快,血中白血球正常,但肝功能異常,若未適當治療或被很多恙蟲多重叮咬者,少數可能轉為嚴重之恙蟲病,包括腦炎、肺炎、心肌炎、腹膜炎,造成呼吸衰竭,休克而死。死亡率由0-30%。若給予正確治療,燒可於1-2天內消退,很少死亡。故恙蟲病是容易治療的疾病,如果診斷出來的話。但是恙蟲病並不容易正確診斷,主要診斷方法是靠血清抗體的上升,但這常常在發病10天以後,人體抗體才會上升,故急性發作時很難診斷出來。臨床上最可靠的診斷方法,是發現身上被叮咬處的黑色焦痂,經常被發現的焦痂多在皮膚縐折處如腋窩、手肘、膝窩、腹股溝、陰囊或腹部腰帶處。不過也只有不到50%的病人被發現有焦痂。仍有一半的病人就是找不到焦痂。因為焦痂會脫落,故太晚才要檢查,有時難以找到。凡是住在或發病前10天曾前往高感染區的病人,均應警覺的想到是否有感染恙蟲病之可能,仔細檢查全身之皮膚,包括會陰等私處,有助於及早診斷恙蟲病。

診斷治療與預防
恙蟲病的實驗室診斷,主要靠血清抗體上昇之反應來確認。因為血清抗體的上昇常在發病兩週以後,故對急性期之治療並無幫助。急性期之診斷還是靠叮咬處之黑色焦痂與臨床上之高度懷疑。血清抗體之診斷主要有兩種方法。傳統上使用Weil-Felix檢查。此種方法較為便宜,容易操作,但敏感度不高,主要原理是約有50%病人產生之抗體會與變形桿菌(Proteus)之OX-K菌株的抗原產生交叉反應,而與proteus OX-19或OX-2菌株無凝集作用。此種反應也可能出現假陽性,如病人同時有變形桿菌尿路感染或鉤端螺旋體感染時,Weil-Felix也可出現假陽性反應。
恙蟲病的確認診斷可做間接免疫螢光抗體試驗(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assay,簡稱IFA)檢測病人血清抗體。因為檢驗試劑採用病原菌標準菌株之抗原,故測得血清之抗體專一性很高。但缺點是Orientia tsutsugamushi之抗原種類很多,已知主要之抗原型有Gilliam, karp, kata及kuroki菌株等。台灣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常規檢測Gilliam, karp及kata三種血清型,發現國內以Gilliam及karp型最多。IFA另一明顯缺點是螢光反應之判讀相當主觀,需要靠專業訓練之人員。故臨床診斷之恙蟲病還是可能出現IFA無法確認之情形,可進一步做菌株培養分離之方法。
治療使用口服四環素類(tetracycline)為標準治療,效果非常明確。通常24-48小時內即可達退燒效果。甚至可用來鑑別診斷不明熱之其它疾病,也就是使用四環素而無法退燒的,應該不是恙蟲病。
預防方法是前往高感染區等應穿長袖長褲,使用防蟲劑以避免恙蟲叮咬。因為恙蟲致病菌之抗原種類多,目前並無疫苗可使用。有人建議預防性使用doxycycline,但效果如何並不明確。感染恙蟲病後,病人可產生免疫力,對相同抗原型之菌株,免疫力可維持1-3年;對不同抗原型之菌株,免疫力僅數個月,故免疫力消退後,還是可能再受到感染。
相關詞:
恙蟲病症狀, 恙蟲病圖片, 恙蟲病治療, 恙蟲病案例, 恙蟲病症狀圖片, 恙蟲病護理措施, 恙蟲病治療方法, 恙蟲病如何治療, 染恙蟲病, 恙蟲病會傳染嗎
恙蟲病, 治療, 方法, 血清, 就診, 免疫力, IFA

以上文章引用至此:https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13062802532

如有冒犯請誌留言版留言 會刪除

以下還有其他相關資訊 希望對您有幫助!!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ivii053 的頭像
    vivii053

    恙蟲病|恙蟲病症狀|恙蟲病護理措施

    vivii0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